如何斩断“讨好型人格”的诅咒?
讨好型人格、取悦症、圣母型人格…这些描述人格特征的词汇,想必大家并不陌生,甚至深有共鸣。倘若用一个词来统合其共性,非“讨好”莫属。
毫无疑问,没有任何一位家长,想把孩子培养成“讨好型的娃”,但难免担忧是否有未经察觉的养育误区,会导致这样的后果。
01 这3种类型的家长最容易养出“讨好”的娃
在了解养育误区之前,我们需要先理解支配所有行为的基本机制,人类行为可以分成两个基本的类别。
第一类是与生俱来的先天行为,以遗传密码的形式存在。
第二类是后天行为,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,而讨好就属于后者。
英国心理学家约翰·鲍比(John Bowlby)及温妮考特(D.W.Winnicott),在婴儿发育研究表明:年幼时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,与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。
由此可见,父母在讨好型孩子形成的过程中,扮演着重要角色:他们要么是孩子努力效仿的行为榜样,要么是能提供重要奖赏的人。基于这两种原因,张伟娣总结出3种类型的家长,最容易养出“讨好型的娃”。
讨好型家长
讨好,顾名思义就是不断地去迎合别人、满足别人,或者是过度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,希望对方能看重自己并认同自己。
事实上,有些父母受原生家庭影响,自身就背负着讨好的“十字架”,我们常称之为“老好人”——他们把别人的需求置于高地,而把自己的真实需求埋藏在尘土里。
倘若家长带着“讨好滤镜”向孩子描绘世界,则会不自觉地在言行中,传递出取悦他人的意味。
比如:讨好型家长可能会委屈自家孩子,去照顾别人孩子的感受,甚至捧高别人家的孩子,贬低自家的孩子。
这样长期耳濡目染下,孩子自觉不如人、低人一等。而且随着年龄渐长,孩子极有可能步入父母“老好人”的后尘。
奥地利的心理学家阿德勒(Alfred Adler)曾说:“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”
为了让孩子摆脱讨好他人的不良循环,对于这类家长而言,首要任务是借助养育的契机,斩断自己身上讨好的“根”,为孩子树立榜样。
控制型家长
控制型父母最突出的表现,就是在管教孩子时采取“高压政策”,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认为对的成长轨迹走下去。当孩子满足了父母的需要,或者达到父母的期望时,孩子就会获得父母额外且高浓度的关爱和赞赏。
比如,孩子考100分,父母笑脸相迎;
在比赛中获奖了,父母就会给孩子买好吃的、好玩的。
这时候,虽然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父母爱着的,但与此同时,他的内心也会隐隐担忧。
张伟娣讲述了小来访者们的心路历程:“其实我吃的、玩的也没那么香,因为我提心吊胆的,担心万一下次我考砸了,爸妈会怎么对我,会不会大肆对我否定我责骂我……”
甚至还有一些孩子表示:“我不敢考得太好,生怕考得太好后,下一次考不到那么好,这样前后落差太大了……”
以爱为名义的控制,孩子浸染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,将满足父母的期望作为头等大事,讨好的种子也就埋下了。
家庭关系不和谐
家庭氛围不好,孩子也容易出现讨好行为。比如夫妻关系不和,总是吵架,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大吵大闹,而且事后也没有做一些安抚孩子的工作。
“孩子越小,越觉得父母吵架,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而引起的,孩子会把家庭矛盾不由自主地承担起来。”张伟娣总结道。
孩子以为只要自己做个懂事的孩子,爸妈就不会生气了。所以,孩子会努力要求自己变得更加听话,去迎合父母的想法,努力维护家庭的和谐。
无独有偶,一项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研究发现, 父母的婚姻质量越低, 也越容易对儿童采用严厉的养育方式。也就是说,夫妻关系不和谐,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讨好行为。
“没有谁生来就是讨好者”。对于已经有类似观念的孩子,家长要明白一点:既然讨好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,我们就能帮孩子改掉它。
(文章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若侵权请联系删除)